易记网址  www.1553555.com  备用网址  www.1553555.com      服务热线:400-6615-355

出售零跑、清仓乐橙,大华股份“后安防时代”

发布时间:2025/4/17 9:1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收、净利润、毛利率“三降”,股价重挫,大华股份进入水逆期。

文/每日财报 林辛同

今年1月13日至3月18日,大华股份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累计涨幅38.3%。此后,股价一路重挫,截至4月11日收盘价15.44元,累计下跌17.92%。

股价重挫的背后,则是公司营收、净利与毛利率“三降”。3月29日公布的2024年度财报显示,大华股份年度营收321.8亿元,微幅下降0.12%;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大跌60.53%;扣非净利润23.47亿元,同比下降20.74%;毛利率38.84%,相较于2023年度的42.04%骤降3.2个百分点。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退出零跑、出售乐橙

对比财报后发现,大华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跌的背后,是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高达44亿元,其中出售零跑汽车股份所得便占了41.37亿元。失去这个“大补丸”,2024年净利大跌似乎并不意外。

问题在于,大华股份2024年扣非净利润下降20.74%、毛利率也下降3.2个百分点,两项跌幅均明显大于营收的下降0.12%。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分产品来看,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业务营收下降3.26%,软件业务营收下降6.22%,创新业务营收上涨13.44%,其它业务上涨25.82%。其中,鉴于“其它业务”营收仅8.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仅2.61%,营收达55.66亿元、占比17.30%的创新业务可谓“全村人的希望”。

不过,创新业务的毛利率仅32.35%,在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三项主力业务中垫底;营业成本上升18.01%,在三项主力业务中最高且遥遥领先于其它业务。粗略来看,创新业务毛利低而成本上升快,营收增长也不够亮眼,“创新”属性显得有些薄弱。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来源:关于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大华股份,2025年3月4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关于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大华股份,2025年3月4日)

在创新业务诸多板块中,华橙网络旗下乐橙品牌智能家居业务2023年度实现营收19.76亿元,占创新业务营收(49.07亿元)的比重达40.27%,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2025年3月4日,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华橙网络32.7321%股权转让给上海挚澄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华橙网络的另一股东宁波华煜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员工持股的创新业务投资平台),也将持有的华橙网络18.1969%股权转让给上海挚澄。本次交易完成后,大华股份与宁波华煜均不再持有华橙网络股权,后者也将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通过此次交易,大华股份再度获得5.3亿元,在主营业务营收、净利下降的情势下,这笔收益不失为一枚“中补丸”。但失去这项营收、利润规模与增速均较好的业务,大华股份中长期的业绩压力恐将继续加大,对于公司主张的智慧物联主航道也是一大冲击。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问题还在于,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大华股份2024年度净利润仍有29.06亿元、净利率9.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仍有27.10亿元,而短期借款仅9.95亿元,并未到需靠甩卖资产“补血”的地步。而从零跑汽车的先例来看,即使短期毛利率较低、成本上升,在智能家居、消费类安防整体向好的态势下,华橙网络的智能家居业务中长期仍有上升空间。

基于此,从零跑汽车到华橙网络,甩卖尚属优质业务的做法似乎与“后安防时代”业务转型的目标背道而驰。一旦主营业务继续承压,又该靠谁“救命”?

追不上的海康威视,

破不了的“老二”困局

纵观大华股份发展历程,从传统安防向智慧物联转型,再到智能家居、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等创新业务,海康威视始终是其甩不掉却追不上的竞争对手。

在全球安防行业知名媒体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2024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位居榜首,大华股份则居于次席。

▲来源:海康威视2024年三季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海康威视2024年三季度财报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三季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海康威视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9.91亿元、扣非净利润81.51亿元,大华股份则实现营收224.50亿元、扣非净利润22.61亿元,前者分别相当于后者的2.89倍、3.60倍。而按2025年4月10日计算,海康威视最新市值为2661.9亿元,大华股份则为507.7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24倍。

▲来源:萤石网络2024年三季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萤石网络2024年三季度财报

作为老对手,大华股份与海康威视长期正面相争,转型步调也基本一致。但从同样拥有公开数据的智能家居业务来看,海康威视旗下萤石网络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63亿元、扣非净利润3.68亿元,原属于大华股份的华橙网络则实现营收16.58亿元、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前者分别是后者的2.39倍、3.17倍。相较于公司总体,差距虽有缩小,但幅度并不明显。

此外,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海康威视2024年度毛利率为44.76%,比大华股份的38.84%高出5.9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作为行业“老二”,大华股份的品牌溢价能力更弱;而作为民企,和背靠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海康威视相比,在从事利润更高的To G业务时也处于先天劣势。

创新业务盈利难、出海增长缓慢

纵观大华股份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品类延伸”可谓首要关键词。

在传统安防行业各品类中,视频监控占据约60%份额,其中前端摄像机(CCTV)又占视频监控约40%份额。不过,与欧美、日韩等不同,中国摄像机厂商的规模普遍较小,规模冠绝安防行业的海康威视、大华两巨头则以后端硬盘录像机(DVR)为主导。

为此,2011年,两巨头先是在DVR品类发动价格战,迫使细分市场内其它厂商退出市场。而后,摄像机从模拟向网络升级,对前后端适配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摄像机厂商由于视频编解码等核心技术积累较薄弱,而两巨头挟资金、技术、品牌、渠道等多重优势再度发动价格战,迅速在摄像机品类后发争先。随后,价格战手段相继在防盗报警、楼宇对讲、一卡通、出入口控制、周界防范等品类复制,两巨头在安防行业的寡头垄断之势迅速形成。

问题在于,安防行业增长已然见顶,而在机器视觉、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等新市场,不仅各有深耕多年的隐形冠军,更有华为等ICT巨头虎视眈眈。面对全新的竞争环境,大华股份乃至海康威视要想继续复制价格战打法并非易事。

如今,出售华橙网络后,大华股份旗下创新业务主要包括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和存储介质等。不过,由于华橙网络旗下智能家居业务昔日占大华股份创新业务营收的比重高达40.27%(2023年),失去这项业务后,创新业务占大华股份营收的比重预计将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AI大模型、RAG、Agent等火热兴起,大华股份也已展开布局。不过,这些品类的商业化进展较缓慢,包括巨灵人工智能平台、星汉大模型在内,大华股份软件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6.85亿元,同比下降6.22%,占总营收的比重仅5.24%。

目前,大华股份创新业务、软件业务的营收与利润规模仍然较小,业绩贡献尚未释放,距离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仍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大华股份2024年度财报

▲来源:海康威视2023年度财报

▲来源:海康威视2024半年度财报

此外,大华股份2024年度境外收入达162.9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50.63%,同比增长6.31%,已成为公司的增长主力。相比之下,海康威视2023年度境外收入289.68亿元,占比32.42%、增长10.25%;2024上半年境外收入141.80亿元、占比34.41%、增长17.51%。亦即,大华股份出海更早、境外收入占比更高,但增长速度已落后于对手。

4月3日、7日,受美国新关税政策冲击,A股连续2日暴跌,大华股份累计下跌12.41%、其中包括4月7日遭遇10.02%跌停,跌幅远大于海康威视的8.04%。在境外收入占比仅勉强过半的情势下,跌幅之大充分反映投资者对大华股份主营业务前景的焦虑。倘若2025年度业绩未能扭转,资本市场的压力恐将继续增大。

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返回





安卓APP下载

苹果APP下载

400-6615-355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08:00-18:00

周六周日:09:00-18:00

Copyright © 2016-2024 广西林内实业有限公司

美林--专业股票交易平台 ! 我们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ICP备案